2010年2月26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四川“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绵阳推进会在四川省绵阳市隆重召开,会议由绵阳市政府和四川大学主办,卫生部,省、市、县(区)、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和涉及课题实施的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共240余人参加了会议。同时,卫生部还召开了由省卫生厅、四川大学、绵阳市卫生局、省CDC、涪城区、安县政府、卫生局等有关领导参加的“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管理会议。推进会的召开,标志着课题全面进入现场实施阶段。
卫生部科教司副司长、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主任孟群,全国传染病防治专项技术总师侯云德院士,责任专家组组长李兰娟院士,省政府副秘书长蔡竞,省卫生厅副厅长王正荣、省科技厅副厅长周孟林、四川大学常务副校长李光宪分别做了重要讲话;四川大学常务副校长、项目负责人李虹汇报项目实施方案;四川大学与绵阳市政府在会议现场签署课题合作协议;项目负责人李虹、绵阳市卫生局局长秦晓明分别与华西、绵阳课题组签订了责任书;成立了示范区咨询专家组。绵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邱明君代表市政府致辞。卫生部领导和专家对四川省示范区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会议指出,示范区建设跨三个五年计划,是举国家之力解决重大问题的课题,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各级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行政管理、技术指导相结合的运行管理体系,实现资源有效集成。示范区建设应与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灾后重建紧密结合起来实践、验证和显现近期国内外取得的科技成果,促进成果转化,积极探索总结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经验。
会议要求,示范区应按照“实施方案”设置的目标要求开展工作。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示范区100万人口的调查和健康档案的建立,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工作。对于未感染人群,将通过落实各项干预措施,切实降低发病率。对于已经感染的人群及时诊治,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要从传染病的防控、应急、诊治、科研、管理五个方面提高综合防治能力,建立运转良好的现代化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努力打造具有四川特色、西部特色的新疾病防控模式,为重大传染病防治做出积极贡献。
会议强调,实施过程中一是要明确工作目标,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应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开展工作,加快对100万人口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摸清本底,实施研究、干预措施。应尽快落实项目现场实施人员,特别是乡镇、乡村人员。二是要加强协调,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广泛听取项目实施单位意见,切实解决项目实施中存在问题,尽快落实配套资金;通过发简报、定期会商等多种形式做到动态管理,实现信息互通。锁定目标,正排工序,倒排时限;建立联席会议制,定期会商,联动协同,切实将项目向前推进。三是要加强督导,确保任务落实。定期组织专家咨询会和阶段性督导检查,强化项目实施过程和经费监管。今年卫生部将对全国5个“示范区”分别进行督导检查,4月上旬将对四川执行情况进行督导。促进示范区建设真正起到试验、示范、试点三方面的作用。
相关新闻
- ⋅西藏结核病重大专项研讨会在京成功召开2023-04-14
- ⋅中疾控:新冠病毒由实验室引入是“极不可能”的2023-04-10
- ⋅世卫组织警告: 南欧可能会出现这些病毒2023-04-07
- ⋅世卫组织:全球出现新的新冠奥密克戎变体2023-04-03
- ⋅中山市发现1例H3N8禽流感病例,H3N8病毒是什么?2023-03-30
- ⋅世卫组织修订新冠疫苗接种指南:高风险人群应续打加强针,健康儿童及青少年非必需202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