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肿瘤随访登记工作进展顺利

日期:2010-10-28 00:00     来源: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科室:慢病所     阅读:1285
字号:
分享:

  四川省肿瘤随访登记工作在原有盐亭、攀枝花市仁和区、达州市大竹县、自贡市自流井区和成都市青羊区5个肿瘤登记点基础上,2010年新增乐山市市中区作为肿瘤随访登记项目点。根据《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印发四川省2010年肿瘤随访登记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川疾函〔2010〕26号)精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所所长高亚礼、主任技师张宁梅、副主任医师何君和医师陈晓芳于2010年7月29日-8月25日对自贡市自流井区、乐山市中区和达州市大竹县的肿瘤随访登记工作进行了检查督导。督导组在自贡市、乐山市、达州市及县(区)的领导和主要工作人员的陪同下,采取查阅相关文件和资料、听取工作人员汇报、抽查报告卡与录入情况核对等方式,主要从组织保障、制度建设、人员培训、报告质量等方面对自贡市自流井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贡市一医院、乐山市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乐山市人民医院、大竹县人民医院和东柳镇卫生院进行了督导检查。

 

  督导显示:项目工作得到了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高度重视,均成立了以卫生局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由卫生局制定下发了实施方案;均成立了肿瘤登记处,挂靠在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组织开展日常工作;登记处均落实了专、兼职工作人员和数据录入人员;工作制度健全:均制定了人员培训及例会制度,资料管理、补漏、资料审核、录入、上报及对报告单位的督导制度;派人参加了上级部门的业务培训,并采取集中培训、例会、不定期指导、发现问题及时交流等方式对辖区内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及报告医生培训900余人次;报告医院将肿瘤登记报告与奖金挂钩,奖惩兑现,尤其是大竹县人民医院将该项工作纳入院感工作考核,所占分值较大,对漏报的处罚力度大,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大竹县东柳镇卫生院采取村医主动发现、新农合报账获取信息、慢病建档搜索病例和从村医每月上报的死亡表中提取肿瘤信息等4种途径搜集、上报肿瘤随访登记卡;乡镇卫生院再将肿瘤发病人员名单返回各村医进行随访管理。

 

  抽查47份肿瘤登记报告卡得出:卡片填写完整率为100%,有病例学诊断比例为74.47%,编码正确率为90%,其他或未指明部位比例为0。

 

  从此次督导中反映出以下问题:1.个别地方相关记录不完善,未严格执行相关工作制度;2.个别单位未按照户籍地址报告;3.报告医生对项目的理解和报告质量有待提高;4.有的登记卡做了病例诊断却未填组织学类型;5.资料分析、利用程度不够。

 

  针对存在的问题或困难,督导组在与各项目点进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要求各肿瘤登记处尽快建立健全报告网络,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机构,尤其是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各级人员尽快熟悉、掌握报告流程,使该项工作能够扎实、稳步、有效的进行。坚持例会制度,定期开展督导。积极与各单位、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尽快收集、录入肿瘤登记卡。加强资料的分析利用。完善并加强肿瘤登记卡片的填写质量并注意逻辑性。乐山市中区应补报2010年01月01日以后的所有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卡,尽量减少漏报。

 

专题专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