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8-20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协办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粮农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各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奶业协会的国内外专家及领导共15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交流会的目的是介绍各国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我国的食品安全风险相关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以科学为基础,及时准确透明传播信息,使公众更好的了解真相并理性参与。
交流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指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是监管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措施,成功的风险交流是进行有效风险管理的前提,可促进公众更好的了解相关信息。最近,为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印发了教育提纲,要求努力提高公众防范意识和能力。今后将继续开展能力建设,完善风险交流机制搭建更有效的交流平台,探索交流模式,培养风险交流专业人才,加强交流合作,充分分享经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施明贤博士指出:
中国政府很重视食品安全。保证食品安全,是政府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除了政府机构,科研机构、食品企业、媒体,所有参与食品安全的部门、机构,都应了解他的责任和义务,才能保证食品安全。中国和德国开展了很多合作,本次会议就是中国与德国合作的成功案例,希望双方能进一步强化合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宇指出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全球性事物。各国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会面临不同的问题。近年来,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出现。
有些食品安全事件造成消费者恐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信任。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做好宣传、交流,是落实食品安全法的重要内容。及时的交流,不仅能利于老百姓了解,也便于开展工作。国家CDC作为专业技术机构,是卫生部的技术支持机构,食品安全管理已经越来越成为中国CDC的重要任务。我们在协助卫生部进行检测、交流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我们也将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高技术能力。
交流会上,中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君石院士、德国联邦食品、农业与消费者保护部,食品安全司司长Bernhard Kuehnle先生和欧盟驻华使团的Marie-Paule Benassi女士对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在中国与全球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德国联邦消费者保护与食品安全局主席Helmut Tschiersky-Schoneburg博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安全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局长苏志、泰国公共卫生部医学科学局Panadda Silva博士和德国消费者保护和食品安全司副司长Sabine Lauxen 女士对政府在风险交流中的作用进行了交流。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副主席Reiner Wittkowski博士、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李宁博士和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沈岿博士等阐述了风险交流应以科学为基础。
最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副局长陈锐和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副主席Reiner Wittkowski博士致闭幕辞。总结了本次交流会的主要内容。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提高大家应对国家食品安全事件的能力。本次交流会使各位专家和领导了解了中国及全球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现状,为提高我国应对食品安全事件的能力提供了基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食品安全风险相关工作将更上一个台阶。
相关新闻
- ⋅西藏结核病重大专项研讨会在京成功召开2023-04-14
- ⋅中疾控:新冠病毒由实验室引入是“极不可能”的2023-04-10
- ⋅世卫组织警告: 南欧可能会出现这些病毒2023-04-07
- ⋅世卫组织:全球出现新的新冠奥密克戎变体2023-04-03
- ⋅中山市发现1例H3N8禽流感病例,H3N8病毒是什么?2023-03-30
- ⋅世卫组织修订新冠疫苗接种指南:高风险人群应续打加强针,健康儿童及青少年非必需202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