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疾控中心成功举办全省寄生虫病病原学检查技术技能竞赛

日期:2011-08-25 00:00     来源: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科室:寄防所     阅读:1264
字号:
分享:

  为促进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保证我省寄生虫病检测工作质量,提高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对线虫、吸虫和绦虫的病原检测和诊断能力,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所受卫生厅委托,于2011年8月15日~8月17日在成都举办了全省寄生虫病病原学检查技术技能竞赛,全省共有19个市(州)共104人参加了竞赛,甘孜州和阿坝州未派队参赛。参赛队员中有来自血吸虫病、土源性线虫病、旋毛虫病以及绦囊虫病流行县的专业技术人员。卫生厅重传处副处长刘刚在竞赛开幕式上指出,本次竞赛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我省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保质保量地完成卫生部提出的《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的目标,并要求各地以此为契机,更多地培养年轻同志,改变我省基层寄防人员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现状。开幕式后,四川省疾控中心寄防所肖宁副所长宣布了竞赛细则。

 

  竞赛包括笔试和技能考试两部分。笔试试卷事先全部密封,开考前当场拆封;笔试现场考纪严明,专家监考认真,队员认真作答,一丝不苟,保证了竞赛的公平、公正。

 

  笔试结束后,随即进行了技能部分的考核,12个队员一组进行技能考核。技能考核分两部分,改良加藤氏厚涂片制作技术和涂片虫卵镜检技术,包括定性、定量技术及常见寄生虫虫卵鉴别技术。为保证考核的公正,避免作弊现象,事先请各参赛队的领队进行了抽签,避免了考核时同一市(州)队员分在同一组的情况;镜检专家们也对考核用的60多张涂片采用盲法编号,反复镜检,保证涂片结果的准确。

 

  改良加藤氏厚涂片制作考核时间5分钟,现场操作现场评分,专家们按照竞赛评分规则,对队员在加藤片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操作步骤进行现场打分;镜检考核时间45分钟,队员们需要在45分钟内对5张涂片里的寄生虫虫卵进行鉴别,完成定性、定量工作,记录镜检结果;考场气氛严肃,竞赛如火如荼,队员们的心情都很紧张、激动,早早的在考场外等候,领队也不停地给参赛队员打气、加油,希望队员能赛出水平,取得好的成绩。

 

  竞赛结束后,举行了颁奖典礼。四川省疾控中心寄防所钟波副所长主持了颁奖典礼,卫生厅重传处张传技调研员、肖志勇主任科员出席了颁奖仪式。张传技调研员发言时再一次指出了本次竞赛的重要性,以及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艰巨性,肯定了本次竞赛的及时性和必要性。四川省疾控中心寄防所邱东川所长宣布了本次竞赛的结果和获奖情况。随后,卫生厅重传处张传技调研员、肖志勇主任科员以及四川省疾控中心寄防所邱东川所长、肖宁副所长、钟波副所长为获奖的团体和个人颁奖。

 

  本次竞赛的全省个人平均分为65.79分,团体平均分为263分。根据团体成绩和个人成绩的高低得出本次竞赛的获奖情况:获得团体一等奖的是成都代表队;团体二等奖的是内江市、凉山州代表队;团体三等奖的是宜宾市、眉山市和资阳市代表队;获得团体优秀组织奖的是:达州市、雅安市和乐山市代表队。获得个人一等奖的有李清华、尹洪智、梁敏三人;个人二等奖的有龚希、林路英、杨燕等6人;个人三等奖的有吴国林、邹红梅、廖春雷等9人。

 

  颁奖典礼后,肖宁副所长对本次竞赛进行了点评。他根据参赛队员的笔试成绩、镜检成绩以及加藤片制作得分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指出本次竞赛获得团体奖的基本上都是有血吸虫监测点或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的市(州),说明监测点工作在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同时,未开展监测点工作的市(州)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说明我省在能力建设上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值得欣慰。但从本次笔试结果来看,在寄生虫病的基本理论掌握上还有所欠缺,有待提高。参赛队员们对加藤片的制作原理有较好的理解,但在实际制作中,有五分之一的队员在加藤片制作的环节得分低于15分,说明存在理论与实际操脱节现象,操作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次竞赛培养和激励了年轻的寄防工作者的学习和工作热情,对我省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起到很好地推动作用,加强了各市(州)的学习与交流,培养了新人,锻炼了队伍,选拔了人才,为今后在全省全面深入地开展寄生虫病防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寄防所  周小轲、谢红

 

专题专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