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于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引发的全身性疾病。常见类型有HIV-1型和HIV-2型,在中国居主导地位的是HIV-1型。
一、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HIV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在疾病晚期易因并发各种严重感染和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艾滋病主要的高危人群包括静脉注射毒品者、男男同性性行为者、性传播感染(STI)群体、多性伴人群、与HIV/AIDS患者有性接触者等。
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几种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三种。
三、消除恐慌,走出艾滋病的传播误区
以下途径不会传播艾滋病:蚊虫叮咬、咳嗽、打喷嚏、对话、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一起吃饭、共用办公用具等一般接触。
四、艾滋病常见的症状和并发症有哪些
艾滋病的并发症和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可分布在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疾病早期可能出现发热、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等。晚期患者常常伴有多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如肺孢子菌肺炎、卡波西肉瘤、弓形虫感染、链球菌性肺炎、巨细胞病毒感染等。
五、如何就医和检测
由于HIV感染者可维持数年不出现特异性症状,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很可能已经处于伴发严重感染及肿瘤的阶段,因此对于艾滋病病毒感染高危人群应考虑定期接受相关的检测。
发生过不安全性行为,共用过注射器、针头等,怀疑自己可能暴露于HIV的对象应积极到医院进行检测;检测前,医生会结合患者自身情况进行评估风险,询问患者是否有冶游史、密切生活人员否患有艾滋病、是否有HIV暴露史等,如有必要,医生会安排患者进行筛查试验,如为阳性反应,需进一步行确证试验,该试验是确认感染HIV的金标准。对于已经确诊HIV的感染者,一定要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
六、如何预防艾滋病
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其方法是:
1、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高危性行为。
2、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5、正确使用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和性病经性传播途径感染自身的有效措施之一。
6、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7、发生高危行为,或因其他任何原因暴露于感染艾滋病毒的风险中,一定要尽快(2小时内,最迟不超过72小时)采取暴露后预防措施,阻断传播,可向疾控中心、抗病毒治疗定点医院咨询。
最后,希望大家一起来重视艾滋病,掌握科学应对方法,不要恐艾,不要歧视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并送给大家防“艾”十六字方针:洁身自好以洁为本,远离艾滋以防为先。
相关新闻
- ⋅丙肝能治愈,不用“肝”着急2024-12-31
- ⋅知艾防艾:艾滋病有哪些检测方法2024-10-08
- ⋅艾滋初筛阳性,就是确诊艾滋病了吗?2024-09-29
- ⋅次次戴套也中招?不要以为“梅”关系,打个“疱”可能真“疣”事!2024-02-29
- ⋅偶尔一次“不检点”,要做HIV检测吗?2024-01-15
- ⋅防艾锦囊:高危行为后72小时内,您还有补救机会202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