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病毒载量与寿命有关系么?

日期:2023-10-20 16:23     来源:自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科室:疾病检测所 肖丽     阅读:287
字号:
分享:

  艾滋病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简称AIDS,其属于一种威胁度相对较高的传染性疾病之一。由于该类病毒可逐步损伤人体免疫细胞,随着病程加重,可导致人类丧失免疫功能,无法抵抗外界细菌、病毒,可出现各类感染、恶性肿瘤,也可诱发神经系统病变,可导致患者死亡。其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由于性观念转变等因素,国内患病率显著提高。其逐渐成为威胁度相对较大的疾病之一,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人们身体健康,需要采取专业的卫生防护措施,以控制传播速度。艾滋病目前尚未治愈方案,防护效率也相对一般,由于病毒变异速度相对较快、具有较高的免疫逃脱功能、损伤人体免疫细胞,无法通过疫苗接种方式以抑制病毒传播速度。目前多采取抗病毒治疗方案,以控制疾病进展速度,改善预后,但个体疗效差异较大,其存活时间也有较大差异。

  艾滋患者有哪几个阶段?

  艾滋病寿命一般在15-20年左右,但艾滋病寿命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多,个体差异相对较大,病毒载毒量仅为其中一个影响因素,其还与诊断时间、治疗方式、感染前身体状态、合并疾病、生活习惯等因素存在较大相关性。人体遭受艾滋病感染后,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急性期、无症状期、艾滋病期。

  1.一般病毒进入体内,病毒在24-48h内开始侵染CD4+T淋巴细胞,被激活后,可在机体大量繁殖、传播,可出现病毒血症,在感染6月内,随着病毒释放出细胞,可导致免疫细胞在短期大量减少,可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咽炎等组织,这段时期属于急性期,一般急性症状可持续7-14天,但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可自行恢复

  2.免疫细胞可自行恢复到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水平,这时候通常无明显不适症状,可将其视为无症状期,无症状时期一般持续8年左右,其具体时间与患者身体素质、感染亚型、感染量等因素存在一定相关性,一般来说血液感染途径者,无症状感染时间为0.2-5年,性传染感染者无症状期一般为6-12年,这个时期一般清除率与复制率存在动态平衡关系,但机体免疫系统无法彻底清除病毒。

  3.而随着时间流逝,免疫系统数量以一个相对缓慢的速度逐步降低,可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功能衰竭,或可诱发各类感染等疾病,一般将CD4+T淋巴细胞降低至200500/μL,将其称为艾滋病期,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未经治疗者的存活时间一般在1-1.5年。

  病毒载量怎么控制?

  1.病毒载量主要指患者体内的病毒携带的病毒数量,其含量作为评估病毒危害程度和抗病毒治疗效果的指标之一。

  2.一般来说,当病毒载量相对较高时,则提示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数量相对较多,病毒繁殖速度相对较快,病毒相对活跃,体内病毒数量相对较多,体内病毒浓度相对较高,提示患者病毒感染程度相对较高。

  3.当感染程度相对较高,可对机体免疫系统产生较大损伤,也可显著加重机体免疫系统负担,可影响患者机体健康,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长此以往,患者可丧失免疫功能,出现各类感染、恶性肿瘤,最终死亡。

  4.因此高病毒载量可有一定概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艾滋病病毒载量与寿命存在一定相关性。

  5.虽然尚未有治愈方案,但随着药物研究进展,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可以有效改善病毒载量,也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速度,可显著改善预后,获取较好的治疗效果。

  6.对于艾滋病患者来说,规避风险因素,在医嘱下采取正确治疗方案,通过控制病毒载量,将病毒载量控制在非常低水平,可有效控制病毒复制速度,可恢复免疫系统,减少免疫系统受损进程,可提高生存率,也有数据表明,其可以有效提高长期生存率。

  7.为有效延长存活时间,专家共识建议艾滋病患者在专业医疗机构下坚持抗病毒治疗,将病毒载量降低较低水平,实现长期带病毒生存。

  8.单一药物的治疗效果相对有限,一般联合多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进行联合治疗,以最大程度控制体内病毒复制水平,一般可将其分为五大类,分别为NRTIsNNRTIsPIsINIsFIs,但CCR5抑制剂作为第六类药物也开始应用到临床中,一般选择上述3种药物进行联合用药方案,具体用药应当考虑患者病情和耐受情况、药物副作用等。

  9.且不少数据表明,ART治疗可以将病毒载量降低到无法检测水平,可显著延长患者存活时间,可有效延长患者寿命。但药物治疗需要持续用药,如果停止用药,病毒载量可在两周内反弹,且不少药物存在较大的用药副作用。CCR5作为一种副作用较低的高效药物,可达到完全清除病毒的用药效果,但还需要进一步进行临床研究。

  结语

  因此,虽然病毒载量与寿命有一定的关系,但ART治疗的应用已经显著改善了感染者的预后,使得艾滋病感染者的寿命延长得多。


专题专栏

更多+